日常日子中,手上的手机有手机序列号IMEI,电脑上运用的付费软件有注册码,日常购买的产品包装有条形码,这是个数据化年代,有码年代。
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消费金额也在日常日子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电子产品里边的序列号是怎么批量增加并保存的呢?是否和传统的可见一维码、二维码相同呢?
电子产品自身运用的便是数字技能,比传统的一维码和二维码更简略完成,其实便是在嵌入式芯片傍边写入一串厂商自己界说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各个厂商各个产品有自己的序列号生成规矩,最常用的是自增次序,这种规矩最简略完成且办理简略。
下图是个经典算法:
不少产品的序列号都是在产品成套出产出来之后才进行初始化,这不只需求克己软件合作,并且量大的话会影响产能。而对裸片进行座烧量产,能够极大地扩展产能,进步出产功率。极个别通用编程器/烧录器能一起支撑以上两种场景。那怎样把自己的序列号算法集成进去呢?
首要,要完成烧录器厂商供给的序列号接口,比如下:
其次,接口程序写好之后,需求把程序编译成可调用的.DLL文件。
最终,将DLL文件就能够放到烧录器软件中,以SmartPRO 2008为例,把.DLL文件拷贝到“SmartPRO 2008\Programmer\SerialNumber”文件夹下,这样软件就能够指定运用本序列号算法生成规矩,批量增加到指定Flash中方位。
通过上述几个过程,每个电子产品的序列码,就快速、保险的加入到每款产品傍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