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利用usb转串口实现单片机和电脑的通信-名称:串口通信
内容:连接好串口或者usb转串口至电脑,下载该程序,打开电源
打开串口调试程序,将波特率设置为9600,无奇偶校验
晶振11.0592MHz,发送和接收使用的格式相同,如都使用
字符型格式,按复位重启程序,可以看到接收到 UART test
然后在发送区发送任意信息,接收区返回同样信息,表明串口收发无误

PIC单片机的优势特点是什么-根据程序存储方式的不同,单片机可分为EPROM、OTP(一次可编程)、QTP(掩膜)三种。我国一开始都采用ROMless型单片机(片内无ROM,需片外配EPROM),对单片机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强调接口的单片机无法广泛应用,甚至走入了误区。

8051单片机指令系统的7种寻址方式解析-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就是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因此指定了寄存器就得到了操作数。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的指令都是一字节的指令,指令中以符号名称来表示寄存器。例如:MOV A R1 这条指令的功能是把工作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到累加器A中,由于操作数在R1中,因此指令中指定了R1,也就得到了操作数。

单片机系统抗干扰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构成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轻则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则会导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单片机对蜂鸣器的设计-蜂鸣器的使用:
蜂鸣器粗略设定频率,以20ms即50hz发声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fen = P2^6;
void delay(uint z);
main()
{
while(1)
{
delay(1);//延时10毫秒注意这里输出的是20毫秒的方波
//因为方波要有正负的跳变才能算一个周期,这里?
//每隔10毫秒跳变一次,因此周期是200ms,频率是50Hz
fen = ~fen;

怎样才能学好单片机技术-要学习单片机这门技术,良好的教材和教程必不可少。单片机方面,大家可以直接学习我们这部教程,以及配套的视频教程。本着开源、共享的理念,我们的视频教程都是免费开放的,大家可以直接下载或者在线观看。另外,因为我们做单片机开发使用的是 C 语言,所以最好能再学习一下本站《C语言教程》,遇到一些 C 语言的细节问题的时候,可以方便大家查阅,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把相关问题通过谷歌和百度搜索一下,绝大部分情况下它们都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

51单片机的电子测速里程防盗报警器设计-// 函数描述: char gotkey(void)
// 从4*4小键盘输入数据,返回0~9,及其它数据。
//***********************************************************
//时间迟延函数
//*********************************************************
void delay (void)
{
unsigned char i,j;
for(i=0;i《5;i++)
for(j=0;j《255;j++);
}
//*************************************************
//检查是否有按键按下
//*************************************************
char keypad_sCAN()
{
char key,i;
p2=0xF0;
while(p2!=0XF0);
do{
for(i=0;i《=3;i++)
{ p2=ksp;
if(p2!=ksp)
{

C51单片机产生不用波形图的设计-#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unsignedcharx=0,m=0,y=128;
sbitWR_DA=P2^1;
sbitCS_DA=P2^0;//DA与 单片机 的接口
sbitS0=P3^0;//波形选择,每次按下将产生不同的波形
sbitS1=P3^1;//频率减
sbitS2=P3^2;//频率加
sbitS3=P3^3;//调节方波的占空比

如何采用单片机实现VD5026编码器的工作过程-由专用编/解码器组成的报警系统,通常需要用单片机的10~14位输入/输出口,对编码器进行编码和控制,需要设计比较复杂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且一般只用两种输入状态对编码器进行编码,编码容量仅为256~4096,不容易进一步增加编码容量。
用程序模拟编码器,通过单片机的一位I/O口,用软件实现其功能,可以大大简化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设计;并可充分利用编码器的编址能力,编码容量较易达到最大值。